首页

湘香女免费社区视频

时间:2025-05-26 04:46:11 作者:中老边境磨整村:传统文化在传承中交融创新 浏览量:67519

  中新网云南西双版纳5月24日电 题:中老边境磨整村:传统文化在传承中交融创新

  中新网记者 韩帅南

  “磨憨不仅是中老边境的重要节点,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在这里传承,我们一起去看看吧。”近日,巴基斯坦博主宋雅丽、西班牙留学生叶悠莉相约来到中老边境磨憨镇磨整村,共同体验在这里世代流传的傣族慢轮制陶技艺和瑶族刺绣。

  磨憨镇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,地处中老铁路、昆曼公路的关键节点,是中国与中南半岛的交通枢纽之一。绿树环绕中的磨整村,如同镶嵌在中老边境上的一颗翡翠,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、民族风情和现代化蜕变,勾勒出一幅令人心驰神往的边陲画卷。

宋雅丽(左)和叶悠莉(右)体验傣族慢轮制陶。视频截图

  刚一来到磨整村,宋雅丽和叶悠莉的目光便被牢牢吸引。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的寨门在村口矗立,村中道路干净整洁,一栋栋傣家小楼错落有致。

  “自2021年云南启动边境幸福村建设工程以来,磨整村的变化可大了。”村民周清香热情地向宋雅丽和叶悠莉介绍,曾经的磨整村基础设施落后,村容村貌杂乱。如今,村寨干净整洁,处处有绿化,一幅幅充满民族风情的墙绘引人注目。

  周清香说,磨整村的美丽蜕变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游玩。她也抓住时机,利用自家的泰陶工坊推出傣族慢轮制陶体验服务,让游客得以亲身感受西双版纳这一传统技艺。

  傣族慢轮制陶技艺已有四千多年历史,饱含着傣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与快轮制陶不同,傣族陶匠以手拨动木质陶轮,依靠纯手工塑形使陶器呈现出质朴自然的风格。

  “我正在学习直播,希望能通过直播让创新的傣陶制品发往全国各地。”周清香说。

  离开傣陶工坊,宋雅丽和叶悠莉前往磨整村的一家瑶族服饰店,店铺内各式各样的瑶族服饰琳琅满目。“这些衣服上的瑶族刺绣针法细腻、图案独特。”宋雅丽不禁感叹。

  服饰店的主人赵改玲介绍,瑶族刺绣历史悠久,承载着瑶族千年的历史与文化。“随着这几年大家的生活条件好起来,我们瑶族服饰在保留古老图案的基础上,用料、颜色搭配等都提升了一个档次。”赵改玲说。

宋雅丽(左)和叶悠莉(中)试穿瑶族服饰。视频截图

  宋雅丽和叶悠莉忍不住将两套瑶族服饰试穿上身,异国风情与瑶族文化相得益彰。“传统和现代共存,自然和人文交织,这正是磨憨的魅力所在。”宋雅丽说。

  叶悠莉则认为,在磨整村,各民族的文化在传承保护中也得到交融创新,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创建了美美与共的和谐家园。

  宋雅丽和叶悠莉在磨整村的传统文化体验之旅,是“边城故事多”——海外体验官直拍云南省边境幸福村系列视频中的故事之一。该系列视频由中国新闻网、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、中国新闻社云南分社联合出品。5月19日起,视频在中国新闻网、缅甸金凤凰报网、M Time缅甸视窗、柬埔寨酸角树新闻网、老挝万象时报网、斯里兰卡Daily News、巴基斯坦外交视野等平台上线,每天一集,连续展播6天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河南固始:初夏时节插秧忙

今年10月18日,浙江建投发布公告称,沈德法因个人原因,申请辞去公司董事、董事长职务。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推举董事、总经理叶锦锋代为履行公司董事长、法定代表人职责。

三部门联合发布边民互市贸易进出口商品不予免税清单

“那一天,我穿着传统戏服,头戴独特的变脸帽饰和道具,当具有中国韵味的戏曲音乐渐起,我的左手轻挥,再一个转身,脸谱瞬间转换。”来自塔吉克斯坦的留学生奥苏说,刚到中国广西桂林留学时,她对中国文化知之甚少,如今她学会了唱山歌、跳竹竿舞,还学习了川剧中的“变脸”绝活。

广西南丹:天然溶洞内建高楼造“酒城”

自动化轨道吊上下作业,一辆辆无人集装箱卡车鱼贯穿梭,万吨巨轮整装待发……放眼我国绵长的海岸线,作为基础性、枢纽性设施,一座座港口码头,正加速向自动化、智能化发展。

香港举办“国庆赛马日” 吸引近2.5万名观众入场

北京11月4日电 (记者 徐文欣)“第十六届新东方家庭教育论坛”3日在北京举行,论坛主题为“同心同行 让爱成长”。来自各地的教育工作者、专家学者及家长代表等逾千人参加论坛。

上半年中管企业214人主动投案,央企反腐有何趋势?

永德县副县长左佳表示,“今年,永德县依托院士专家技术团队,以南汀河流域22万亩‘百里坚果长廊’为重点,把全县坚果划分为79个‘责任林’,由责任领导和科技服务员引导种植户进行‘修剪、施肥、果园放蜂、保花保果、水分管理、病虫鼠害防控’6项关键措施。”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